關於基協
 基協校訓:學以致用 榮神益人

辦學宗旨
本校重視「全人教育」,致力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群、美、靈」各方面成長,幫助學生肯定自我價值、發揮潛能及培養優良品格。透過學習、活動、訓輔及福音,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正面的價值觀和積極的生活態度, 期望學生具備 「感恩」、「關愛」、「堅毅」等精神,追求豐盛人生、積極貢獻社會。

School Mission
Placing a great emphasis on all-rounded education, our school is devoted to fostering the development and growth of our students morally, academically, physically, socially, aesthetically and spiritually. We are committed to helping our students affirm their own values, unlock their potential and build personal attributes. With a combination of learning, activities, discipline and guidance, and christian values, students are well equipped with the ability of lifelong learning, positive values and an active attitude towards life. We expect our students to be a caring, loving and perseverant individual who aspires to live life to the fullest and make contributions to the society.

校歌
艱辛創業
建我基協
屹立獅子山下
校風純樸
桃李芬芳
秀苗青翠拔萃
主愛恩慈
滋潤心田
願以壯志襟懐
交主引領
敢於笑迎人生崎嶇路程

基協  基協
日日新
又日新
追求真理
樂而忘憂
造福社會人群
榮神益人
學以致用
決志獻身科技學術
建業立德
秉承基協校訓光照人


校史補遺~關於校歌及填詞人的故事 

每一所學校都會有自己的校歌,它融會了學校的歷史、辦學理念、願景。我們每次唱校歌,就是提醒我們要記得學校的故事,藉著校歌,將一代又一代的學生緊緊連結。在60周年校慶晚宴,數百名校友聚首一堂,雖然大家年代不同,但當大家合唱雄壯激昂的校歌時,數百名歷屆的校友便緊緊連結在一起,場面非常壯觀、動人,令人難忘。

不知道大家對校歌的填詞人石素言女士認識有多少?石女士於1936年在廣州出生,正是日本侵華的年代。因她父親前往美國修讀神學,石女士的母親帶著幾名年幼子女逃難,先後在香港、澳門、廣州居住,在戰亂的時代,生存和生活都絕不容易,石女士感恩全家經歷了神的恩典和保守。石女士讀完中學後,在武漢主修電機設計與製造專業,畢業後在雲南教學及研究水力發電達二十年之久,並認識音樂家高先生,建立家庭、生子。因要照顧在港的親人,石女士於1978年舉家移居香港,惜其內地理科專業不被承認,幸獲本校第三任校長袁沛生校長聘用,擔任實驗室助理及數學班導師,共服務五年,至1982年離職,期間石女士應袁校長邀請為基協中學填寫校歌歌詞。(關於石女士的生命見證,可到校網>媒體中的基協>媒體報道 收看)

石女士在1997年退休,移居加拿大,她運用神給她的恩賜,繼續以音樂事奉,榮神益人。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聯絡了石女士的二公子—銘基書院校監高一村博士,得悉石女士正在港探親,並且將於數天後返回加拿大。我馬上邀請石女士於親身來到基協,向全校師生分享當年她在基協任職和創作校歌的心路歷程。

特別周會於2023年12月7日早上舉行。石女士雖已年逾80,除了需在攙扶下慢慢行走,仍然是精神矍鑠、思路清晰、表達流暢。她分享當年創作校歌的意念,提到首段有「屹立獅子山下」一句,靈感固然來自名曲<獅子山下>,而基協位於黃大仙,抬頭便可見象徵香港的獅子山;其次也因為石女士初來香港,發覺香港工業仍然落後,教育仍未普及,可謂「艱辛創業、建我基協」了,但喜見基協實用中學能夠培育莘莘學子,在當時實在難能可貴。

另一段是「靠主引領,敢於笑迎,人生崎嶇路程」,這正是石女士的寫照。她分享自己生長在抗日時期,挨餓、生病、逃難是平常事。當母親帶著子女逃到香港,原以為安全,誰知幾年後日軍佔領香港,只好坐船逃到澳門,中途遇到日軍、海盜,都有驚無險、平安抵澳。後來返回內地生活,原想攻讀音樂,卻又分配主修電機設計與製造專業,從事教學二十年,期間經歷大躍進、文化大革命,遇到許多難關,印象深刻的包括在文革時,擔任牧師的父親被迫將一萬多本藏書投入火堆之中的情景。縱然成長路上遇到許多困難,但石女士倚靠神,得著平安,可以笑迎種種不幸。而最後,她養育兩個兒子,都勤奮孝順,學業有成,均獲博士學位,成就非凡,石女士深信一切出於神,將榮耀歸給祂。

石女士的分享,既是她的生平寫照,也是一段中國近代的口述歷史。她勉勵基協同學,不要害怕困難,要信靠神,以壯闊的襟懷,勇敢笑迎面對人生的考驗,謹記「學以致用、榮神益人」的校訓。

石女士的分享,讓我們知道校歌填詞人的故事和心路歷程,因著對歌詞有更深刻的理解,我相信同學每次唱起基協校歌,都會記得「艱辛創業」的時代,都會記得「靠主恩領」的提醒,努力學習,造福社會、貢獻人群。

(羅裕安校長撰)









艱辛創業 建我基協 屹立獅子山下

基協中學校歌的第一句道出了當年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眾先賢高瞻遠矚、排除萬難逆流而上的辦學決心,在創校校長施得理先生英明的領導下,於1963年建立了基協實用中學。

    在過去五十多年,透過區會長執們的關心支持及指導,基協在歷任校長的帶領下在黃大仙區實踐有教無類的辦學理念,服務基層的莘莘學子。因應香港不同時代的需要,教育制度不斷有變革,基協經歷了不同的轉變階段由三年制的實用中學轉為五年制之工業中學,再轉為今天開辦中一至中六,具有平衡班級結構,共十八班的主流中學。

 
 
 

 

辦學團體
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相信培育下一代是上帝交託給我們的使命,也是回應社會的實際需要。本會的辦學目的是「透過學校、傳道服務」,以結合事奉上帝、見證主道、服侍人群、造福社會、貢獻國家的信念去履行教育的神聖任務。又以基督教訓,有教無類,以人為本的教育原則,提供多元化的教育服務,使不同學習程度的青少年都能享有平等機會接受優質教育。

本會奉行的教育哲學是「全人教育」,肯定教育的真正意義在於生命的造就及人格的建立。除培養青少年有優良品德、高雅情操與豐富學識外,亦致力啟發他們不同的潛能及興趣,更期望青少年有健康的人生態度,正確的價值觀,及強烈的社會意識;效法基督,嚮往公義,追求真理,得著豐盛的生命。本會同意教育是一個不斷演變的過程,願意各屬校以積極住取的態度,盡力自我提升,追求卓越,尋求革新,致力民主、開放,為這時代培養出勇於承擔、樂於服務、甘於委身的良好公民。